同济大学土木-法学双学位专业

根据土木工程未来发展对人才的类型需求、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制定了“土木工程+”菜单式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供学生选择。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1~2年级通识,2~3年级专业基础,3~4年级可根据个人兴趣、专业发展和未来就业选择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工程防灾与风险评估等七个模块,实现专业内的个性化。同时,与数学科学学院联合开设“数理强化班”,与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联合开设“力学实验班”,与创新创业学院联合开设“创新创业班”,前两年在相关院系学习后转回土木工程学院学习,夯实基础,为未来发展助力。

同济大学与法学院联合开设“土木-法学”复合人才实验班,在不增加学制的前提下,将土木工程专业和法学专业的知识与实践学分精心凝练,深度融合,跨学院、跨学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在此基础上,2019年起同济大学推出“主修专业+微专业/辅修专业/辅修学位”的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形成“土木工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

土木工程-法学双学士学位,是对土木工程和法学领域的深度探索和融合,让我们在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具备法学的素养。有如秋天的麦田,深沉的黄绿相间,既有土木的稳健,也有法学的严谨。

【学科背景与实力】

土木工程-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是同济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土木工程和法学进行学科优化和交叉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创建于1914年,采用德国教育体系,强调学以致用;1952年院系调整,同济土木广聚英才,博采众长,学科整体实力在国内名列前茅;在已经公布的教育部历次学科排名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整体水平在国内连续排名第一或A+。2017年以来,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同济土木连续六年位列全球第1名;自2021年以来在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同济土木连续三年位列全球第1名。

同济大学法学教育源远流长,早在1915年就有第一批法科生毕业。法学院成立于1945年,以研究和教授欧洲大陆法系著称,汇聚了徐道邻、谢怀栻、陈盛清等著名法学家。同济法学在德国法与欧盟法、国际工程法、国际知识产权等特色研究领域,先后承担70余项国家或省部级课题。

【随心而生的未来人生发展】

土木工程-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由土木工程学院和法学院共同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完备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和法学素养、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广、自主学习能力强的人才,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潜能,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法律素养的卓越土木工程师以及具有工科逻辑思维能力的法律从业者。本专业学生既能胜任土木工程领域,如建筑、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也可以从事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法律实务等工作。

此前同济大学工程(土木)—法学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本科毕业生近70%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选择海外进修的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境外著名高校。直接参加就业的毕业生多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知名民营企业等。目前,本项目已经形成了强化“前瞻未来、应对挑战”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共性基础+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应对未来挑战、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牵引的递进式人才培养路径。

【结语】

同济大学土木法学双学位能够让我们在工程领域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法律问题,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法律领域也能为维护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在土木工程还是法律领域,我们都能以全面的视角和深厚的素养去面对挑战,迎接未来。

综合:同济大学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同济大学土木-法学双学位专业”

本文地址:https://www.fangjiaapp.com/news/3426.html

免责声明: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②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③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解决。④对于房家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房家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⑤请与房家网联系微信号:。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城市房价
房屋加固